11月2日清晨6:30,内蒙古科技大学国旗护卫队集结完毕,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表情专注而坚定,庄严地护卫国旗走上旗台。
“向国旗敬礼!”国歌奏响,旗手朱艳伟奋力将国旗展向天空,鲜艳的五星红旗荡出优美的弧线,迎着初升的朝阳冉冉升起……
这样庄严肃穆的场景,每天清晨都会在内科大上演。除了日常例行升旗仪式,在学校每个重大活动中,都能看到国旗护卫队挺拔而坚毅的身影。
1996年成立至今,一年年坚守、一届届传承,国旗护卫队始终以独特的方式活跃在校园里,感染着莘莘学子,涵养着校园文化,诠释着深沉而真切的爱国主义情怀。
近日,记者走近这个群体,倾听他们和国旗的故事。
全国第三
背后是刻苦训练
周日下午3时30分,内科大活动中心广场上,国旗护卫队队员们正顶着寒风进行训练。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专注又严肃,虽然只是日常训练,但大家没有一丝懈怠,始终保持挺拔如松的身姿。
“停,原地休息10分钟。”队列前,喊响口令的正是国旗护卫队二十三届负责人王靖。他告诉记者,内科大国旗护卫队成立于1996年,一直担负着学校重大活动和每天的升降旗任务。
5时整,训练结束。国旗护卫队迈着整齐的步伐、喊着嘹亮的口号走向操场,进行每周日的大型降旗仪式。
记者沿途看到,队员们笔挺帅气的礼服、挺拔身姿和整齐划一的行进,成为现场关注的焦点,学生们驻足观看或者拿出手机拍照。
然而,你很难想象到,这令人敬佩羡慕的眼神背后却是队员们披星戴月、沐雨栉风的辛苦付出。
“每年我们都会招收新队员,进行为期四至五个月的训练考核,内容包括站军姿、整理内务、动作练习等。”王靖说,因为管理和训练非常严苛和辛苦,报名人数逐年在减少,最后坚持下来正式入队的人更是少之甚少,这也成为发展中遇到的最大瓶颈。
站军姿、踢正步、摆臂都是最基本的训练项目,别看只是踢正步、摆臂等动作,要让全员的动作统一并不容易,甚至是一个瞥眼动作,放进队列中看就尤为显眼。
为求动作统一,队员每天分早晚两次训练,累计时间四个小时。王靖说,平时训练队员间的距离都会严格卡死,像踢腿、摆臂都是用标线去卡高度,一遍遍训练、一遍遍纠正,一直磨合到大家默契而协调,凝聚成统一的整体。
拔刀、立刀、托刀……军刀礼也是国护队员的必修课,但重达15斤的“枪”,要想熟练掌握要领也让队员们吃尽了苦头。
功夫不负有心人,无数次严苛的训练,换来的是国旗护卫队一次次惊艳亮相:2019年10月,内科大国旗护卫队以队列、升旗两个环节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获得“2019年全区学校国旗护卫队交流展示活动团体一等奖”。同年11月,国旗护卫队以第一名的身份代表自治区参加了全国学校升旗手交流评比活动,荣获三等奖。
点亮青春
为成长注入精神力量
国旗护卫队的经历,不仅塑造了队员们的气质,也为队员们的成长注入了精神力量。那些守护国旗的日子,是队员们共同的难忘记忆,和未来宝贵的人生财富。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队员们来自不同学院不同班级,没有统一的课余时间,而这也注定了他们要比别人早起晚睡参加训练。清晨,当其他同学还在睡觉时,他们已经起床整理好内务开始训练了;夜晚,当其他同学学习或娱乐时,他们仍在灯光下继续训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无懈怠。
“我们每天分为早训和晚训,早晨1个小时,晚上三个小时。对我来说,最痛苦的就是早训,早上6:30集合,5:40就要起床整理内务。”王靖说,队里规定训练迟到要受到严厉惩罚,“一次冬天,我迟到后在水泥地上做了十分钟的俯卧撑,手冻得生疼,甚至脱皮了半个月,从那次之后无论是训练还是平时学习生活中都不再迟到了。”
“身子板儿正了,不错!”这是队员刘明威第一学期放假回家时,父母对她的评价。出于对军旅生活的热爱,刘明威成为国旗护卫队里为数不多的女队员。她坦言,最痛苦的训练是站军姿,两个小时纹丝不动太“虐”了。但即便训练很苦,每当她想起自己的护旗梦想,审视自己的初心时,就会义无反顾地坚持下来。“有了这段经历,以后遇到任何困难都不怕了。”
如今,国旗护卫队正是新老队员交替的重要阶段。新队员经过一年的训练正式入队,开始独立进行升旗任务;老队员则完成最后一次升旗,准备参加退队仪式。
新队员朱艳伟说起自己以旗手身份参加升旗仪式的场景,激动之余更多的是紧张。“身为旗手,肩上担负的责任更重些,要求扬旗要快、动作流畅,但真正上场时还是出现了失误。”即便两次升旗都不完美,可把手中的国旗抛出的那个瞬间还是让朱艳伟难以忘怀。
对于即将退队的大三学生李智来说,心中更多的是对国旗护卫队的不舍。他表示,退队后他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也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严格的自我要求和纪律意识、责任意识展现国旗护卫队的精神。”
新闻链接:http://m.baotounews.com.cn/p/712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