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数字光影与非遗匠心相遇,当历史回响与青春心声共鸣,北疆文化的生命力便在校园里悄然绽放。10月30日,由内蒙古科技大学与内蒙古博物院联合主办,内蒙古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党委、北疆文化进校园研究基地共同承办的“融铸北疆 齐心向党”专场活动,以一场“行走的思政课”,让北疆大地的文化密码在师生心中缓缓解码。

非遗游园:指尖触碰到的时光温度
“非遗‘摊’玩”游园会,是一场与匠心的温柔邂逅。一个个非遗摊位如时光宝盒,铺展开北疆文化的鲜活脉络。师生们执起工具,在传统技艺的体验中触摸岁月的纹路,让沉睡的非遗在指尖苏醒——这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与先辈匠人的跨时空对话,让北疆文化的肌理变得可感可触。

数字展车:光影里的文明对话
流动数字博物馆展车,是一座移动的时空长廊。借助数字技术赋能,原本静态陈列的文物突破物理限制,生动还原历史场景与文化细节。师生驻足展车前,在动态光影与交互体验中,直观感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脉络,于沉浸式观展中触摸历史温度,感悟多元文明的璀璨魅力。

知识竞答:共鸣中的信念生长
红色主题“欢乐大课堂”知识竞赛,将文化认同与理想信念交织成诗。竞赛现场,选手们踊跃答题,红色历史记忆在问答间被唤醒,家国情怀于比拼中愈发浓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念在思想碰撞中进一步扎根。此次竞赛兼具趣味性与思想性,推动思政教育从课堂走向实践,通过互动体验让红色精神直抵心灵深处。

暮色渐沉,我校流动数字博物馆展车系列活动圆满落幕,但北疆文脉的传承与弘扬仍在延续。本次活动以“文博为体,思政为魂”为核心,搭建起历史与当下对话、文化与青春共鸣的桥梁。这不仅是一次沉浸式的文博体验,更以文化浸润的方式强化思政引领,让北疆文化的精神力量滋养师生心灵,推动“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在校园中进一步扎根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