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中教华影:寻找百炼成钢的初心与过往——追溯内蒙古科技大学校史轶事

发布日期:2021-01-29   点击量:

不忘来时路,才能走向更远的远方。回望60余载光辉,有荆棘,有坎坷,有奋斗,也有青春之歌。——题记

2020年10月29日,我们有幸与四位学校的建校功勋老教职工对话,一同追忆我校的发展历史,钩沉那段淹没在滚滚历史尘埃中的往事,挖掘并整理成章,与读者一同追忆那段峥嵘岁月。

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

早在1954年,老一辈国家领导人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开始布局建设大型钢铁企业的计划。包头钢铁工业基地的建设成为了国家经济建设战略布局的重要环节之一。同时建设人才短缺的问题由此出现,为解决这一难题,重工业部于1956年建立了包头建筑工程学校和包头钢铁工业学校。1958年两校合并组建包头工学院,1960年更名为包头钢铁学院,1998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2000年内蒙古煤炭工业学校并入,2003年更名为内蒙古科技大学。

就这样,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在祖国的召唤下放弃原本已经适应的生活,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从此开始了一段新的人生经历。

崔显鼎是第一位到采访现场的老师,如今已年过八旬的崔老师依旧精神矍铄,步伐稳健。被分配到当时的包头建筑工程学校当教师那年,他只有20岁。崔显鼎是辽宁省营口市人,1956年,毕业于吉林电器装备学校电气化专业。那时的他认为,年轻的时候就该吃苦,所以毕业分配后,他没有犹豫,便满怀青春的激情和抱负来到了内蒙古。

赵佩璋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之后任教于哈尔滨测量学校。“那会儿我20多岁,正拥有甜蜜的爱情,本意不想和恋人分开。”同样是1956年,所在学校分配他到包头建筑工程学校,赵佩璋支援西北的选择得到了恋人的支持。学校也给了赵佩璋大展身手的平台,来校之初,他便当上了教务科的副科长。就这样,赵佩璋将自己的青春与汗水挥洒在祖国的北疆大地,转眼便是六十余载。

同赵佩璋一样,郑宣英同样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在1956年的那个夏天,刚刚毕业的郑宣英就到包头钢铁工业学校工作。由于分配时间较晚,学校已经开学,本想沿途停在北京转转,但转念一想孩子们等着上课呢,就马不停蹄地赶去包头了。

郑利江是辽宁本溪人,在支援内蒙古之前,他已经参加了工作。作为我校建校早期教师之一,他是无数支援内蒙古教师的缩影,他们离开故乡,离开自己舒适稳定的生活,到内蒙古进行教学支援。

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朴实的一句话记载了多少人的初心,在他们那个年代,这是国家的召唤,也是对自己内心的一份坚守。

感谢你们扎根内蒙古

“下了火车便是荒凉的大沙漠,没有几栋楼房。”郑宣英说道。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内蒙古科技大学的第一代老教师,将三尺讲台作“万里疆场”,披坚执锐,育出那个时代的领域精英。

郑宣英的“诗和远方”,写满了莘莘学子的殷切期望。郑老师马不停蹄地赶来学校上课,来了之后才知道,学校还没建成。后来校方才安排大家在五四钢铁公司住宿,一住就是半个月。郑宣英对那时的生活记忆犹新,由于内蒙古气候干燥,多数人都适应不了,嘴干得都张不开,所以热粥成了最“抢手”的菜。基础建设的缺失,是当时生活条件艰苦的一大体现。“我转遍了学校周边,找不到一双42的鞋。”郑宣英笑着说。无奈之下,他只能托同事从北京顺路带了一双鞋回来。让他尴尬的是,这双捷克制造的Bata牌皮鞋花掉了郑老师半个月的工资,在当时一度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大事件”。此外,想要在学校周边寻找一个像样的邮局,也非易事。郑宣英回忆说,第一次找邮局就像一场漫长的“寻找邮局之旅”。根据同事们所说的邮局外观和路线,郑宣英一路打听一路寻找,走了几个小时之后才终于在一座破烂的土坯房上看到了邮局的字样。当亲手把信放进邮筒里的那一刻,郑宣英内心充满了责任感和使命感,面对这样一个百业待兴的地方,他感受到了自己投身西北建设的意义所在,他要用自己的绵薄之力,为这片土地建设添砖加瓦。

崔显鼎对内蒙古的第一印象就是艰苦,风沙大。他来到包头之后才知道学校还没盖起来,教职工也都在陆陆续续地报到。对于在这种环境扎根工作,他没有任何怨言,在崔显鼎看来,这儿就是祖国需要的地方,能让自己为祖国事业奋斗的地方。崔显鼎说,在学校建立之初,只有500多学生,30几个老师,没有像样的配套设施。由于学校的教学区和宿舍区隔得比较远,老师和同学们早上都是跑着去上课,权当跑早操了。在教学区待一天是家常便饭,大家中午一起围在一张桌子上,一起吃一大盆菜,晚上上完课再跑回去,这样就是一天。

和肖铿一起编写《建校生活》,是郑利江到校的第一件事情,郑利江奔波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催着大家交稿件成了他的“头等大事”。郑利江激动地回忆起《建校生活》报的出版印刷的时候,仿佛就好像是昨天的事。“那时候没有现在的技术,收集齐稿件之后,要送到刻印室去石印,有一个专门的老师傅,在做报纸印刷的工作”,郑利江回忆道。每次要送去印刷的时候,郑利江要把一篇篇稿件数好字数,排好版面,再帮石印的老师傅用毛笔写好印在石头上。有时候当天的活没做完,连夜继续干也是常有的事。在这之后,老师傅要在磨得像镜子一样光滑的特殊石头上,用毛笔蘸上特殊的墨水往特殊纸上写小楷,写完的纸放在石头上,再用铁皮在石头上来回擀几遍,字就印在光滑的石头上了。之后将药水涂一层在石头上,这样,写好的字就“复印”在石头上了。准备印刷报纸的时候,需要用特殊油墨在石头上刷上一遍,然后把空白的纸盖在石头上。因为可以套色,需要用什么颜色就涂上什么颜色的墨水,然后用铁皮擀几圈,多次之后,就印好了一张报纸。“报纸内容印好只是一部分,《建校生活》的标题是我单独盖戳一个个盖上去的”,描述的同时,郑利江的手也没闲着,开始不自觉地演示起来。

在1956年到1957年元旦之际,为了给大家营造新年的氛围,郑利江和肖铿老先生设计了不同的书签,套色印好,然后一张张裁剪下来,给各个科室送过去当做新年礼物。这一只小小的书签,成了大家传递温暖、传递爱的媒介。

三尺讲台看芳华绽放

那是一个没有手机电脑的年代,黑板粉笔在那个年代就是老师们教书育人的“标配”,一节课至少半盒粉笔一身灰,老师们一笔一划地写着祖国未来的希望,那布满尘埃的讲台,记述着他们那一代人的坚守。在荒凉的祖国北疆扎根,孕育出知识的幼苗,将自己的青春热血挥洒在祖国建设阵地的最前沿。

春去秋来六十余载,内蒙古科技大学在一代代教职工的努力下,沉淀出了如今百炼成钢的校训,许多老师也在其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采访中,郑利江拿出了一枚沉甸甸的奖牌,配套的证书上赫然印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工业部的字样。这枚奖牌,见证了郑利江三十年来扎根祖国地质测量事业,是对那一代人坚持不懈为祖国奉献青春的褒奖。这枚奖牌,也是一剂催人奋进的兴奋剂,时时刻刻鼓舞着郑利江继往开来,砥砺前行。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牢记使命,继往开来。如今的内蒙古科技大学,涌现出一批批对国家社会贡献突出的优秀人才,新一代的科大人正在书写着未来发展的新篇章。

千锤得一剑,百炼方成钢。从包头钢铁学院到内蒙古科技大学,一代代人的千锤百炼造就了如今的内蒙古科技大学。我们是历史的记述者,也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工业强国”的浪潮中,包头钢铁学院应运而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今天,内蒙古科技大学秉承着“百炼成钢”的校训,势如破竹,扶摇直上!

回望校史,是为了更好地铭记;回望校史,也是为了书写更加璀璨的未来!

新闻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1107528021739507630&item_id=11107528021739507630&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pid=&ptype=-1&share_to=wx_single&source=share